2020年在COVID-19疫情下感染誌完成了實體講座,與各NGO民間團體組一同向疾管署提出修正愛滋條例21條蓄意傳染之危險性行為定義,以往在親密伴侶或者因為告知而得到不諒解,所產生的法律訴訟,而愛滋病毒感染者最終會面臨刑罰,但在藥物科技越來越進步同時,從以往的一天兩次一次三顆藥,到現今的一天一次,一次一顆的藥物,使得感染者在服藥過程中副作用降低,也達到感染者體內病毒量測不到,即為U=U測不到等於不俱傳染力時,法律是否可以保障感染者的權益,全球愛滋治療策略台灣已達到95-95-95,這可以證明在抗病毒藥物治療下,傳染新增人數下降,在這個世代,愛滋病毒感染者治療已是容易的事,控制病毒量,達到傳染力極低的情況下,在愛滋條例21條蓄意傳染,勢必是得要修正的。
而愛滋病毒感染者在藥物的治療下,平均年齡可至65歲以上,以前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從未想過,藥物治療下,活得更久,在穩定的服用愛滋病抗病毒藥下,隨著年紀的增長,勢必會走向中年人的階段,共病(例如三高、洗腎及其他的慢性疾病),於是我們開始注意感染者的生活品質,這會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累積與觀察,在持續的藥物治療下是感染誌今年的關注目標。
謝謝一路以來,支持及關心愛滋議題的朋友們,使得感染誌越來越強大。
2020年在COVID-19疫情下感染誌完成了實體講座,與各NGO民間團體組一同向疾管署提出修正愛滋條例21條蓄意傳染之危險性行為定義,以往在親密伴侶或者因為告知而得到不諒解,所產生的法律訴訟,而愛滋病毒感染者最終會面臨刑罰,但在藥物科技越來越進步同時,從以往的一天兩次一次三顆藥,到現今的一天一次,一次一顆的藥物,使得感染者在服藥過程中副作用降低,也達到感染者體內病毒量測不到,即為U=U測不到等於不俱傳染力時,法律是否可以保障感染者的權益,全球愛滋治療策略台灣已達到95-95-95,這可以證明在抗病毒藥物治療下,傳染新增人數下降,在這個世代,愛滋病毒感染者治療已是容易的事,控制病毒量,達到傳染力極低的情況下,在愛滋條例21條蓄意傳染,勢必是得要修正的。
而愛滋病毒感染者在藥物的治療下,平均年齡可至65歲以上,以前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從未想過,藥物治療下,活得更久,在穩定的服用愛滋病抗病毒藥下,隨著年紀的增長,勢必會走向中年人的階段,共病(例如三高、洗腎及其他的慢性疾病),於是我們開始注意感染者的生活品質,這會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累積與觀察,在持續的藥物治療下是感染誌今年的關注目標。
謝謝一路以來,支持及關心愛滋議題的朋友們,使得感染誌越來越強大。
在2020年我們固定舉辦講座活動,每場次安排專業講師、與談人與主持人,透過深度訪談的形式,從各類不同愛滋感染者生活權益切入,當前台灣的愛滋人權的困境,與愛滋感染者社會處境,增進參與民眾對於愛滋感染者人權議題的了解。同時配合愛滋條例第21條修正議題議題,在網路附議案連數時,舉辦相應的活動,讓群眾能夠獲得現場討論與深入了解的愛滋與感染者的機會。
愛滋人權會客室以受愛滋病毒影響族群小團體的形式,邀請專業工作者(社工、律師等)擔任講師,與參與者討論與講解愛滋權益的現況。主題橫越毒品與法律、愛滋條例第21條,與感染者長期照護議題,對現況下重要的權益議題進行討論,期待使參與者對自身權益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全球COVID-19疫情下,台灣愛滋工作社群,仍堅守崗位持續透過線上會議方式,參與AIDS 2020國際愛滋大會。凝聚台灣七間愛滋民團,從「治療新知」、「社會工作」與「國際串連」的方向出發,深入AIDS2020會議內容。分享會結束後,我們將全程影音紀錄透過Facebook、Youtube與臺灣感染誌協會官網,以網路串流影音方式繼續分享會影響力。我們期待透過將分享會課程上線,能夠觸及更多對於愛滋工作與議題有興趣之群眾,並提供因各類因素無法到場參與的群眾,能夠有在家線上學習的機會。
因應網路公共政策提案平台,針對「愛滋條例第21條修正」提案,我們迅速的提案出現後,開始協助推廣附議提案,透過「民團社群媒體串聯表態」、「現場活動與直播」、「名人證言」與「社群媒體宣傳」等方式多管齊下進行推廣。目前修正方向朝向「修正危險性行為範圍定義」前進,意即將U=U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醫學實證,納入安全性行為範疇,我們將繼續為大家追蹤後續修正動向,並持續監督政府單位。
因應網路公共政策提案平台,針對「愛滋條例第21條修正」提案,我們迅速的提案出現後,開始協助推廣附議提案,透過「民團社群媒體串聯表態」、「現場活動與直播」、「名人證言」與「社群媒體宣傳」等方式多管齊下進行推廣。目前修正方向朝向「修正危險性行為範圍定義」前進,意即將U=U測不到等於不具傳染力醫學實證,納入安全性行為範疇,我們將繼續為大家追蹤後續修正動向,並持續監督政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