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來幫你說 創作工作坊
by
8 8 people viewed this event.
感染誌2025藝術培力最終彈,在今年最後的這六次聚會裡,我們將與藝術家彼得先生透過「製作偶」與「操偶練習」去具象、玩出另一個更具個性的自己。
偶戲不只是故事的載體,更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那些平常不敢或不習慣表達的情緒與面向。
當代偶戲特別關注「操偶師與偶的關係」——
有時候,真正被說出來的,不是操偶師,而是那隻偶。
許多內向的朋友反而能透過偶,更自在地講述、表演與被看見。
我們會從「身體與情緒」出發,
學習如何讓偶「呼吸」、如何與偶建立連結,
最後完成屬於自己的角色—— 那個也許安靜、也許勇敢、也許你從沒察覺的自己。
不需要任何經驗或基礎,只要帶著好奇與願意學習的心。講師彼得將一步步帶你完成:從構想角色、手作偶,到操偶表演的感受練習。
讓我們在這裡,給自己一個空間,用「偶」來說那些一直想說、卻沒開口的故事。
| 日期 | 時間 | 課程主題 |
|---|---|---|
| 12/12(五) | 20:00-22:00 (2H) | 課程介紹與歡迎 |
| 12/13(六) | 20:00-22:00 (2H) | 認識偶與操偶練習 |
| 12/19(五) | 20:00-22:00 (2H) | 個偶製作-1 |
| 12/20(六) | 20:00-22:00 (2H) | 個偶製作-2 |
| 12/27(六) | 20:00-22:00 (2H) | 個偶製作-3 |
| 12/28(日) | 18:00-22:00 (4H) | 彼此成果分享 |
關於 彼得(楊瀚橋) 老師

彼得(楊瀚橋)
一位喜歡和人聊天、到處駐村創作的藝術家。
創作的主角是「鹿鹿」和他的黑貓朋友「黑咩」,
他常帶著這些角色去各地認識人、聽故事、一起做藝術。
平常玩的是偶戲、立體書、還有各種奇妙的小物件,
用藝術陪伴大家重新認識自己。
他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想被看見的小角色」,
這次就讓我們一起,透過偶,把它找出來吧!
▲ 注意事項 ▲
- 本系列課程為社團法人臺灣感染誌協會以藝文活動推廣愛滋人權倡議之專案教育活動,錄取學員將以HIV陽性、陽性親友及受病毒影響的社群夥伴為主。
- 本課程名額有限,採先到先得(即越早報名錄取序位越高)形式。
- 本專案提供系列免費課程共計6堂,每次約2小時(最後一次為4小時),授課地點近捷運忠孝新生站,錄取時將提供錄取學員完整地址。
- 偶戲課程皆有連貫,可全程參與課程者將優先錄取。
- 錄取者須於首次上課繳納新台幣500元為課程參與保證金,課程結束將退還保證金全額,請假次數逾兩堂或無故未出席者將不予退還。
- 授課期間禁止學員詢問他人血清狀態及自我認同(除非當事人主動出櫃),課程講師與感染誌工作人員亦將於課程現場施行監督,違者將受退學處份並扣留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