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為亞太地區感染者的我們,都正在壓力下撐著繼續愛滋相關研究、創作與運動,既然沒有現成資源,我們何不自己組一個試試看?
❞
— Incurable Alliance 無救藥聯盟
計畫介紹

本計畫以二十一世紀承擔污名最深之疾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愛滋病毒帶原」為題,邀請來自臺灣、馬來西亞、南韓、香港、菲律賓、澳洲等亞太地區藝術家,依個人感染身份及所處國家愛滋感染社群的生存現況為題發展作品。於展演中呈現一位愛滋公民如何以創作作為一種工具參與人權運動,探究究竟是何樣的生活經驗與環境促使這些人即使公開這項無法痊癒的疾病身份也在所不惜(所有參展藝術家皆於個人居住國家公開HIV+身份,並以藝文研創作為運動的訴求形式)。
有別於西方國家自1980年起建立的豐碩HIV藝術檔案、市場與社會運動文化,亞洲太平洋地區儘管已逐漸形塑出屬於自身的發聲方式,無論是普羅大眾或感染者本身,皆比過往更有意願地接觸或接受愛滋社群及自己的身份,卻仍礙於此地域的整體國情氛圍、發展中的人權意識乃至法律刑罰(如臺灣的《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之第21條例》以及南韓《後天性免疫缺乏症預防法之第19條例》)而使許多感染者無法於自己所居土地暢所欲言、面對自我。
本計畫企圖為亞太愛滋社群開啟號召的第一聲槍響,以展覽現場作為實驗基地廣邀仍在「櫃中」尋找同儕的愛滋感染者,藉此展覽開啟專屬本地文化的陽性論述。使臺灣與國際觀者能透過藝文活動,看見並了解各國愛滋感染者的社會處境與面臨議題,以減少汙名與歧視、增進族群對話,讓臺灣愛滋社群能持續為自己的國家,以及整個亞太地區建構愛滋友善環境。
概念與內容

實體展覽
【十組藝術家的跨國聯合聲明】
歷時兩年,「無救藥聯盟」終於成型;在聯盟首度的公開展覽中,我們將在展覽首日辦理開幕暨記者會,使藝術家們不僅透過作品,也透過現場口述個人何以選擇在自己的國家以創作加入愛滋征戰。究竟想抵抗什麼?為什麼敢出櫃?為什麼不妥協?曾經或現在正遭遇著什麼?我們的困境是否雷同?來自六個國家的感染經驗,將在本展中呈現。

跨域推廣
【擴散受眾後的議題高度提升】
本計畫將在展期間辦理數場由社會科學、感染病學、社會工作學、公衛學等國內外專家組成的跨域教育推廣活動,使展覽中重要的議題不在視覺美學中停下;相關活動包含:1場由澳洲雪梨大學性別與文化研究學系的教授Kane Race的開幕主題演講、2場由台大公衛學院黃柏堯助理教授規劃主持的跨域座談、以及2場藉由專家視野轉譯的特別導覽。

線上操作
【永續,讓曾經發生的不被消失】
六月展覽閉幕後,我們將致力於將內容數位化,這些曾經發生在展覽現場的珍貴愛滋藝文檔案,將被整集於由感染誌經營的HIVStroyMEDIA網站開放公開瀏覽,參與者的努力與餽贈都將留下痕跡,使未來的研究者有據可循;除線上續展以外,參與前項跨域推廣的專家們,亦將於展覽結束後於平台發表專文,在落實多角推廣的同時使資源永續。
❝
讓我們試著在這個目前仍是亞太最安全的地方,以感染誌為容器來乘載跨越六國的對話吧!
❞
—感染誌策展人 劉仁凱
參展藝術家

Adam Ummar
馬來西亞

Jerome Kugan
馬來西亞

Andrew Chan
馬來西亞 / 澳洲

Gian CRUZ
菲律賓

Jaewon Kim
韓國

Jangwon Choi
韓國

法蘭奇
臺灣 / 香港

曾智偉
臺灣
計畫時間軸
大額與商業贊助募集開始
❝
那些藝術運動沒能觸及的地方,我們可以用論壇與研究專文來延伸與歸納,使議題更加深入。
❞
—跨域座談策展人 黃柏堯 教授
展覽資訊
Incurable Alliance 無救藥聯盟|亞太愛滋藝術聯合展
- 展覽期間:2025年04月26日至06月01日
- 展覽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主辦單位


支持夥伴
.png)
